模态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模态是一种以临时模式来呈现内容的设计方法,这种临时模式与用户先前的任务情境是分离开的,并且需要明确的操作才能退出。 以模态的形式呈现内容,可以:
帮助人们专注于一项独立的任务或一组紧密相关的选项
确保人们接收到重要的信息,并且在必要时采取行动
iOS 提供了警告框(Alerts)、活动视图 /分享面板(Activity Views / Share sheets)和动作面板(Action Sheets),供您在应用程序的特定情况下使用。为了在应用程序中呈现自定义的模态内容,iOS 13 及更高版本支持以下呈现样式。
面板以「卡片」的形式呈现,部分覆盖底层内容,并使所有未覆盖的区域变暗,以禁止与它们的交互。父视图或前一张卡片的上边缘显示在当前卡片的后面,以帮助人们记住打开卡片时所暂停的任务。用户可通过以下方式关闭卡片:
从屏幕顶部向下滑动
当卡片内容滚动到顶部后,从屏幕的任何位置向下滑动
点击按钮
对于不包含复杂任务的非沉浸式的模态内容,请使用面板。
全屏呈现样式会覆盖整个屏幕。先前的视图将被完全覆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视觉干扰。人们通过点击按钮来退出全屏模态视图。 对于沉浸式的内容(如,视频、照片、相机视图)或受益于全屏展示的复杂任务(如,标记文档、编辑照片),使用全屏模态视图。
注意
如果您在分屏视图窗口、弹出窗口或其他非全屏的视图中使用当前情境模态视图的样式来展示内容,那么,在紧凑的界面环境中呈现模态内容时,应切换为面板样式。
仅在必须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做出选择或执行与当前任务不同的任务时,才创建模态体验。模态体验会使人们脱离当前情境,并且需要执行一个动作来退出,因此,只有在它提供了明显的好处时,才有必要使用它。
通常情况下,警告框出现是因为发生了问题。因为警告框会打断用户的体验,并且需要通过点击来将其关闭,所以,有必要让用户感到这种打扰有足够的理由。相关指南,请参阅警告框。
避免在应用中创建应用。如果模态任务过于复杂,人们可能会忘记他们在进入模态情境时暂停的任务。在创建一个涉及视图层级结构的模态任务时,尤其需要谨慎。因为人们可能会 “迷路” 并忘记如何返回上一步。如果模态任务中必须包含子视图,请在层级之间提供单一的路径,并提供完成任务的清晰路径。除完成任务外,不要将「完成」按钮用于执行其他操作。
例如,您可以使用「完成」或「取消」按钮。此按钮确保了模态视图可通过辅助技术(assistive technologies)访问,并且提供了手势操作的另一种可替代方案。
无论用户是使用关闭手势还是按钮来关闭视图,如果该操作可能导致用户生成的内容丢失,那么,请使用动作面板向用户说明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法。
您可以在气泡浮层内显示卡片,但不要在气泡浮层上面显示其他任何内容(警告框除外)。极少数情况下,您可能需要在用户执行气泡浮层内的某个操作后呈现一个卡片,那么,请先关闭气泡浮层后再显示卡片。
进入模态任务时,用户会从之前的情境切换出来,因此最好让新情境清晰明了。您还可以在视图的其他部分提供更全面地描述任务或提供引导的文本。
例如,若模态视图包含导航栏,那么,它的外观应该与应用中的导航栏相同。
使用和应用协调的切换样式,增强用户对临时视图转换的感知。默认的切换样式是,模态视图从屏幕底部垂直向上滑动,并在关闭时向下滑动。在整个应用中使用一致的模态切换样式。